怪怪的陽光熟女

有關於在異地生活,健康和運動的個人經驗。

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

女性,運動和完美的身體

昨天我和來自敘利亞的男同學,討論女性運動的人口問題。

他認為: 因為女生就是不喜歡運動,女生不喜歡競賽運動的感覺。

我真的是眼白都翻了一大圈。當然,班上其他同學也立刻舉出其他的例子,把他的言論給攻擊到爆炸。

然而等我回到家,再仔細想一想這個題目。我認為,他點出了是很多人的偏見和現實的狀況。

舉例來說,所有運動報導和職業運動,幾乎都是男性。就算有女性參與的運動,台灣的報導幾乎都會著重於女性運動員的身材,年齡,有沒有女人味,像不像女生,之後要不要把裙子穿回來。

整體而言,我認為,在台灣,運動環境是對女性很不友善的。許多人(不分男女)期望女性待在一個僵化的框架裡,女性表現就要像一個女性。

只是,甚麼叫做像個女生? 女性的身體要像甚麼樣子才是"正確"? 我想,根本就沒有所謂"正確"的答案吧。




運動難道就不能只是運動本身。揮灑汗水,爭輸贏,運動所帶來的增長肌肉,這一切卻恰恰和許多人認定的"女性"刻板印象相反。

為了消除女性在運動時會有不安的感覺,很多人宣傳的是: 女性運動也很有女人味,女生不要擔心長出肌肉,因為不會長出來(放屁,女生也是會長肌肉,長了又怎樣?)

我很常看到一堆宣傳女性運動,例如女性重訓的網站/廣告,宣傳那種纖瘦,毫無肌肉,只是假裝擺出運動模樣的照片。

我們難道不能只是把運動就當成運動本身? 為什麼女性的身體樣貌只能是同一種纖瘦,清純,性感但是不越線的圖片?

舉例來說,我們來看一下,下面的圖片。


這個照片,是網路上搜尋來。裡面是一篇教女性如何減肥,重訓和有氧的文章(我個人覺得是廢話文)。這可以說是,台灣大眾主流的身體模樣。大概很多人會說這是女神,完美的身材。(我不想攻擊她的身材,客觀來說,她是一個看起來瘦的女性)

但,這世界上,根本就沒有完美的身材。我們是活生生的女人,不是罐頭,不需要硬塞入一個固定的框架。讓我們一起打破這些刻板印象。拒絕讓這些刻板印象定義我們的身體樣貌。有沒有肌肉,頭髮或長或短,有沒有化妝,這些都無法定義我們的身體。

我的身體我決定價值,不取決於是否能取悅他人,不取決於是否能讓他人渴望或喜愛,或覺得安全。

以下是我精選真實的女性,享受和進行運動中的樣子

還記得世大運,女子排球,運動後享受勝利的開心表情

她全神貫注於動作上,她有肌肉和汗水。你覺得她害怕自己的身體,變得太過強壯而不像"女人"嗎? 我們的身體自己決定,女人不管胖瘦,壯碩或弱不禁風,都是女人,我們一起打破刻板印象。

我的偶像

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

在維也納開子宮肌瘤的紀錄(內視鏡手術)

因為經血量過大的關係,所以我長期都是貧血的狀態。前陣子去婦產科做例行性的追蹤檢查,醫生告知說這個長得有點太大,建議開刀,並轉診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。 當時是10月份檢查出來,排到去醫院門診居然要等到12月才等的到。

醫院的醫生當時給我兩個選擇: 
1 現在先不開刀,先試試看懷孕,如果六個月後還是沒有懷上,那麼我們再來進行手術並行進行不孕治療。
2. 現在開刀,六個月後可以試著懷孕,可是之後要剖腹產。

我毫不猶豫地選擇2,因為現在生活品質實在太低,一個月裡有半個月要忍受疼痛,出血量大到幾乎無法動彈。 而且現在還年輕有體力,趁有機會趕快處理掉。

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

Crossfit,自體重量訓練,團體課? 我在維也納的運動體驗

動機: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,我2018年年初應該會進行一個小手術(請大家安心,不是生命危險的病)。但當時聽到醫生跟我講的時候,心情還是非常低落。但是,總不能真的在家裡擺爛,放著不動。

我應該還是要為了健康做一些甚麼事情。就算術後體力下降,因為打好基底,也許可以恢復快一點。

運動經驗:
我沒有任何自由重量訓練的經驗,頂多就是使用健身房固定器材,和一些自體重量訓練。 有氧運動: 跑步,瑜珈,游泳和健行(維也納有很多很棒的健行路線,有機會再來寫一篇推薦)。

目標: 體重維持不變,增加肌肉,體能進步。

在維也納的運動健身選擇:
在這裡有很多健身房提供免費的試用體驗。 維也納的健身房多到爆炸,如果我認真地想要全部試用一圈,應該搞各一個月都可以。

但是,我沒那麼無聊。 我想要進行的運動,其實已經早就想好了。

重量訓練,尤其是自由重量

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

德文B1 (ÖSD Erwachsene) 考過了! 來奧地利一年的心得


來奧地利十個月內,德文從零一直到考過B1檢定

曾經我也很天真的以為,在奧地利只要會說英文,應該是沒有問題。

想像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 在奧地利當觀光客,是可以用英語購物,但是要說到生活上種種的細節,沒有德語幾乎是寸步難行。

所幸的是,這點在我婚前就已經有很徹底的了解。嚴格來說,我是做好了準備才嫁過來。

我們在婚前,有達成共識。我來奧地利的頭一兩年,需要專心念語言,之後才去工作。在這期間會需要他經濟上的支持。

在稍微細節點講我的目標,那就是來奧的一年內拿到b1。當然考過b1並不是念德文的目的,只是設定一個比較明顯和實際的目標,比較有動力去完成。考過了b1,就算再怎樣填鴨式的準備,德文程度一定也會大幅成長。

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

德語語言學校心得

有人問我去哪間語言學校,該怎麼挑選,推薦哪間。

這很難斷定說哪間好,哪間不好,又或是老師好或不好;這個是很個人觀感的問題。

這跟每個人的喜好,學習經驗有關。

我只能用我自身的經驗嘗試回答這個問題,如果不覺得認同,那我只能說:「好吧,那就不認同吧」

首先,語言學校不重要,老師比較重要。

一間語言學校裡有很多老師,每個老師的上課風格都會有很大的差異。我自己就曾經上過那種紀律甚嚴的嚴肅老師。也有那種上課只讓同學胡說八道,亂講一通,完全不糾正的懶惰老師。

這個就需要同學們在上最剛開始的兩三堂課的時候,仔細觀察。

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

我們都需要減肥? 減了肥之後呢?

我皮膚從小就是屬於黝黑的,後來到歐洲念書時,因為沒機會曬太陽(每天關在房子裡念書),皮膚顏色轉為較蒼白些。

親戚都稱讚說: 看來好有氣質! 終於看來像是很有知識分子的樣子。這其實還滿好笑的,是沒機會曬到太陽阿,多慘阿!!

在奧地利一到春日,大家紛紛出門,陽台擺上躺椅,準備迎接久違的日光。 在冬天也很常看到一堆人故意去曬成醬油色,展現自己去南方度假的成果。

換而言之,大眾認為的美,很多時候是展現社經地位上的優勢。

價值觀這件事情,其實是人去決定的。有一個理論解釋為何亞洲地區喜愛白皙皮膚,是因為淺意識中對於較有資源的歐美人士的嚮往;這個省美觀和嚮往不只是在台灣流行,在印度或是中東也正在發酵。

在講另一個例子。我小的時候據說非常可愛,眼睛很大,鄰居們看了都稱讚:「好像日本小孩子一樣地可愛」(最近問朋友,發現很多人小時候都被這樣稱讚)

再移到更古早時,我的外婆也是個當時的黑貓姐,時髦的很,大家都稱讚: 「好時髦,好像外省的小姐一樣」

每個時代對於美女,對於追求某個形象,都有不同的標準。 我仔細研究過我小時候的照片,是還滿可愛的沒錯,但平心而論,應該比較像是東南亞的小孩類型吧(天生皮膚較黑)。

決定對肥胖的觀感也是這樣的。現代富有的人是健康纖瘦的,貧窮的人反而肥胖。但是總之,省美觀,不是絕對的價值,他是浮動的,相對的。

寫到這裡,應該有人開始翻白眼。

「講起來容易,但是,怎麼可能不被影響? 精神力沒那麼強大,講點務實的吧!」

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

減肥工具: 16/8間歇性斷食 intermittent fasting

之前嘗試生酮飲食的時候,有提到了間歇性斷食。

這也是我到現在還在進行的飲食法,個人覺得此飲食法很適合我,進行起來沒甚麼壓力。但為什麼沒事好端端的要進行間歇性斷食?

我進行間歇性斷食的理由:

1. 熱量控制又吃得爽,還可以減肥!!

去年我遵循著少量多餐把體重從67降低到58,結果半年不到,又復胖到63公斤(婚禮結束後立刻大吃四個月,外加當時是做有氧運動為主的減肥)。

我討厭極了仙女餐,每餐吃那麼一咪咪,約三四百卡的份量。我記得以前常常受不了,會突然間暴吃蛋糕(後來變成天天吃蛋糕甜點,最後復胖)。最近接觸了間歇性斷食後,因為一天可以吃上一到兩餐大餐,心理感覺比較放鬆。

減肥最終還是要靠製造熱量缺口,根據許多研究顯示,當人在短短的時間內進食,很容易吃不滿一天所需熱量(TDEE)。換句話說,要減少吃的熱量是相對容易的。

網路上鼎鼎有名的"水肥哥" 就曾經撰文寫【間歇性斷食:饑餓感的再教育】。 我想要引述裡面的話: 胖子永遠不知道甚麼是飽。而透過這個方式,我覺得自己和食物間的關係比較沒那麼緊張,而且再度感受飽和餓之間的差異。